GC4g56: 和合技~强释

  • GC4 是"好中文的样子"写作自训班的缩写
  • g56 是嗯哼成的小组

在第一课 S01-此开卷第一回.pdf 分享中提及的 圣经和合本成书技巧;

bible-easy2merge.png(PNG 图像,594x584 像素)

正是当前:

浅白易明
高雅简洁

GC4 课程第一阶段提出的文字追求

和合神技

传说中圣经真正在中华大地上得以传播开来的一个重要标志性事件就是:

  • 和合本 的印刷发行
  • 是在一批中国文人和外国教士的联合行动下,历二十八年之久的嗯哼
  • 将圣经的内容,以一种全新的文体再创作出来,同时达到:
    • 诵读通俗,文盲也听的懂
    • 遣词高雅,有文化的人不敢鄙陋
    • 文气通达,不曲解夸大原文的内容
  • 回想起来,根本就是一件不应该作到的事儿:
    • 好比只用10两黄金就将仨人送到月亮并安全返回一般
    • 对了,这仨人还是世仇!
  • 和合本 算是开天辟地给汉语生挖成了一泓丰饶的清泉
    • 随着天主三教在中国的流传
    • 文白兼修的 和合体 也随着 54发起的新文化运动,默默的植入了中文
  • 问题是文革后,在在日常生活中,从对话/影视/广播/广告/网络/图书/...
    • 接受到的都是那种战天斗地的文革腔幻化而来的
    • 脆硬直接的现代化汉语
    • 隐藏 平易雅洁 的语体,漫生在各种夹缝中
    • 语文课本中从民国大家的文字中不时露头
    • 从对岸传来的图书文字中...
  • 所以,我们必定是有 和合体 的体验
    • 只是如何从隐藏的感受变成可以操作的主动技术?
    • 或是一套可以练习的操作流程?
    • 配合一组检验方式
    • 那才可以加速从下意识的感觉变成新的下意识的积累/修订/行文...

在 GC4S03E05 作业过程中,我们5人小组在持续的嗯哼过程中, 隐藏摸到点儿不确定是否正当的 和合技 特此记要如下, 以待来者共同增补改造实用化

初解和合

回顾当年 和合本 提出的五项翻译原则:

  1. 语言必须是真正口语化的(和我们的“英王詹姆斯圣经一样),容易被所有能够阅读的人所明白。
  2. 语言必须是普遍通用而不是地区性的官话。
  3. 文体虽然要浅白易明,却必须高雅简洁。
  4. 译文必须紧紧接近原文。
  5. 例证、隐喻尽可能直接翻译出来,不可意译……

映射到,当前具体的团队写作行为, 就变成基于明确的撰写目标,关联的所有版本文稿,和参考资料进行以下处理:

  • easy ~ 和谐文气,统一措辞,力求雅洁
  • merge ~ 合并内容,梳理结构,打通逻辑
  • skill ~ 对具体文章/段落/语句/词语/字眼 技巧性的应用和合:
    • 竭力口语化,清除坏味道
    • 又兼顾文采,比兴常见的喻体
    • 反对:
      • 恶典
      • 网络用词
      • 过当比喻
      • 强绑情绪
      • 翻译腔调
      • ...

那么,具体的操作过程,大致分以下阶段

合而不同

所有人,先根据自己对命题的理解,充分展现个性,将所有自己想写的都写出来, 关注内容点,而不是结构/文气/平易等等...

  • 先形成一组,包含所有好内容点的文稿
  • 然后相互通读,形成基本印象
  • 协商出一个重构的核心策略:
    • 对应能稳定展开这个核心的结构
    • 并大致识别出,当前结构各个部分应该包含的关键内容点
  • 即,将不同的好东西,先用一个共同认可的框架装进来

和而同气

结构/内容点稳定后,先各自尝试对这个版本进行 和合 专注:

  • 能感觉到是一个整篇文章,而不是各种文章的拼贴
  • 找到一个内在逻辑,可以串起所有内容点
  • 找到到个阐述立场,统一各种情景中的文字语气
  • 在实际操作中,无意发现 舌尖体 :
    • 舌尖上的中国 系列纪录片的解说辞用的语体
    • 除非涉及具体真实人物,否则不用人称指代
    • 所有叙述都以模糊的历史高度的姿态来发起
    • 但是,用词不触发任何口号意象,完全口语化
    • 形成的感觉,就好象解说的只是自己深远的记忆,并不是别人强灌进来的...
    • 同时可以获得主观/客观姿态的自由切换,而没有冲突感....
  • 舌尖体 是混同不同作者姿态的一个非常容易操作的容器
    • 嘦想象在面对20亿观众描述一系列事实
    • 那么,就无法简单的你我他了事儿
    • 就容易将不同描述角度的文字,用一种游离又亲切低沉的方式改写过来

合再进阶

可以,这么来一轮,再拿出来的一组结果,依然都不通...

为什么!? 所有好内容, 用基本 舌尖体 描述了, 通读起来,就是有各种姿势的断裂...

因为,内容间没有遵循一个固定的,不变的,简洁的逻辑线索, 以至通读时,大脑自动的发现了逻辑/时间/空间/... 的断裂,又脑补不成功,形成了嗯哼的印象 好比,电影中 蒙太奇用错, 让人看得一头雾水....

对策是重新回到整体,对结构进行调整,专注:

  • 各个章节的内容点之间关系是什么?
  • 内在应该用什么来推动内容的变迁?或是说阅读的动力是什么?
  • 各个内容点放的次序对整体是加强还是撕裂?
  • 一个线索是否能完成所有推动功能? 如果不能追加另外一个什么线索?
    • 多个线索以什么结合点来结合?
    • 这种结合是否对正常内容产生过多的影响?
    • 怎么规避?
    • ...

这一轮后,基本上一个大致通顺的 和合本 可以形成了...

和复顺气

经过两轮的结构调整,内容现在有了足够稳定的内外结构, 文章算是成立了, 但是,读起来还是嗯哼的...

可以进行检验:

  • 指定一位嘴不是特别快的成员,过往也没有经历过大量的文案方面的处理
  • 请她来通读文章,不是朗诵,只是自己给自己读而已
  • 过程中,凡是以下情况:
    • 念错字/词
    • 停顿,拿不准
    • 倒错词顺
    • 加重语气
    • ...
    • 所有,听起来不自然的地方,都标记下来
  • 所有那些 嗯哼点 就是内在平易不够:
    • 选词过偏
    • 用字过雅
    • 反口语的翻译腔
    • 比喻失和
    • ...

这类问题,并没有通用的解决方法, 只能发挥大家的脑洞,针对的给出各种方案,再读,读出一个最合适的, 这样一个个解决...

和合嵌套,永无止境

然后,并不是没有然后的...

即便我们进行了如上尝试,整篇文章读来却变的索然无味... 看起来整洁凊爽, 可一入口, 路人甲而已...

怎么办!? 现在想来,也只能继续 和合:

  • 从结构上找是否形成节奏,推动阅读? 特别是标题的设计
  • 从内容关系上挖掘,是否有更强的内在关联?
  • 从行句中体会, 是否有更打眼有力的用词/喻体?
  • 从字词中对比, 是否重复使用了相同的造成句句相似没了变化?
  • ...

就这样, 从大到小,从小到大, 文章组成的所有层次元素,反复使用,力求所有层面上:

  • easy ~ 读的顺畅
  • merge ~ 想的通

直至力竭,或是任务交付时间到了...

嗯哼联想

~ Easy2Merge 即 和合技 的英文代号

过程中还发现,也完全可以当成代码调试来操作:

  • 合~merge 不同的代码, 又要求功能/内容不变
  • 和~easy 在功能不变的基础上, 今代码简洁/可读/执行效率高
    • 对应文稿, 就是平易髙雅
    • 尽可能的调动读者都有的元知识/故事/情绪

所以, E2M 的操作过程必然一个反复嵌套循环的过程:

  • 先根据所有人的内容,模糊的厘定大纲框架,夯定标题 ~ 等于软件重构时不可运行的伪代码
  • 先填充各章节范畴吻合的内容, 标题前后一小段先完成重构,达成通顺 ~ 等于先定好各个模块的接口,可测试
  • 再对每个章节主要内容进行再选择/改写/裁剪,直到每个章节内容自身通顺 ~ 等于逐一调试好各个模块
  • 然后整体通读,疏通文气,核定内心情绪,一致化所有涉及的部分 ~ 等于重构变量名,统一整个儿工程的名称空间
  • 再次回到章节->段落->长句->用词...
    • 一级级平易/重构
    • 每完成一个轮次
    • 再回到整体来通读,统筹文气/格调/比喻的体系化...
    • ...
    • 相当于上线运营时的持续优化...

然而,不同于程序的调试,有编译器可以自动高速反馈,修订是否正确可用. 文章的 E2M ,虽然我们已身具 E2M 的直觉,只是,不知道取舍的条理化原则,合理决择,

以及,最关键的难度:

高速
    切换
        不同的操作思维

常常沉迷在自己好容易创造出来的意境中, 从宏观自然落体样陷入细节无法反复跳跃到不同的高度来 再次调整....

E2M :

  • 如素描:
    • 想明暗合适,就得反复在整体和局部高度来审视...
    • 为了协调一处的过明/暗, 就得,整体对应调节....
  • 亦若围棋:
    • 劫材的制造/期待/选择次序...
    • 对整体战略的推动,就是文气流转的具体操作哪

E2M 检查列表初版

  • 和 (easy)
    • [ ] 常用字? 一打眼知道怎么读
    • [ ] 可顺读? 没有拗口的对撞音节
    • [ ] 浅白话? 地命海心 之类网络/地域/暂时/独创... 的别用...
  • 合 (merge)
    • [ ] 读的通? 逻辑上没有复杂的环绕
    • [ ] 有共情? 没有勉强的无病呻吟,所有情感输出有生活基础共鸣
    • [ ] 短节奏? 是否断句过长,不自然的翻译腔...

参考


Comments


大妈的多重宇宙 - YouTube

全新自媒体系列...科学幻想,读书,说故事...

订阅 substack 体验古早写作:
Zoom.Quiet’s Chaos42 | Substack


蟒营®编程思维提高班Python版

**2021.01.11** 因大妈再次创业暂停定期开设, 转换为预约触发:
  • + 任何问题, 随时邮件提问可也:
    askdama@googlegroups.com

Copyright 2001-2023 by Zoom.Quiet
Content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License.
Contact me via , mail ,github or gitlab . Tip me via || (ATOM)